关注微信
您当前位置:医疗服务 >健康宣教 >浏览文章

【健康知识】一次性过度运动容易造成“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发布时间:2017/6/13 17:11:58作者:未知来源:肾内科点击数(0)

近日,第一师医院肾内科收治了两例因“乏力、肌痛、棕色尿”的患者,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经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它是一组由于过度运动后所致的骨骼肌损伤,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容物(如酶类、钾、磷、肌酐和肌球蛋白)释放人循环血液中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肌痛、肿胀、无力、棕色尿。主要特征是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升高,及肌球蛋白尿,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病因治疗、减少肌肉损伤、恢复血流、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指直接创伤或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肌损伤的全身系统表现,其症状和体征除包括神经肌肉缺血的局部表现,还伴有棕色尿、休克、酸中毒或肾功能衰竭等全身表现。从广义讲,“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由于骨骼肌破坏导致细胞内容物释放人血和从尿排出的综合征。其特征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血清肌球蛋白升高及肌球蛋白尿,常继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病者多见于马拉松赛跑、举重、健美运动员及平素不经常锻练而突然大运动量剧烈运动人员。有研究者报道平素不经常运动的女性进行正常健身活动也可引起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现在的人们大多都意识到了运动健身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白领,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锻炼,于是就趁周末有时间大搞“突击战”,想一次性“好好”地锻炼一下,弥补一下平常锻炼太少的缺陷。可是,这种运动方式就有如暴饮暴食一样,平常饿着遇到可口的大吃一顿,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发生"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因此,适宜量度很重要,是指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一个运动锻炼时期所投入的适合身体状况的数量,在一次运动锻炼中身体所承担运动负荷的适宜数量。


预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


1、避免同一项目的过度长时间、大强度训练,提倡多项目交叉训练。


2、加强适应性训练,包括训练时间、强度、耐热能力等。实际上,剧烈运动能引起一定数量的横纹肌细胞破坏溶解,导致血清肌酶和肌红蛋白水平升高,且升高的程度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呈正相关。良好的适应性训练能推迟和减轻横纹肌细胞损伤。


3、注意劳逸结合,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之前安排好的休息,身体不适和感冒、发热者应禁止参加训练。


4、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中午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可选择较凉爽的清晨,以利机体散热。


5、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尤其钠、钾离子 ,以避免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


“生命在运动中延续,健康在健身中加固”,希望大家通过合理的运动, 获得最佳而持久的锻炼效果 。 

                 


文/黄汉红


编辑:龙斌文
关键字:
上一篇: 【健康知识】如何睡好午觉?四个误区要避免
下一篇:喝开水是否会烫伤食道导致狭窄 第一师医院专家来解惑
0